建黨90周年慶典井岡山紅色之旅 |
編輯: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時間:2011/07/25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建黨90周年慶典井岡山紅色之旅 |
日益火爆的旅游場面預示著國家重要節日的臨近。建黨90周年慶典在即,一批批的游客組成的隊伍擁入井岡山,革命“搖籃”迎來了旅游人數的史上最高峰。 清晨,一輛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疾馳。伴隨著《紅星照我去戰斗》的音樂,一位女士站在車上講話:“我下令進攻的時候你們再發動進攻,時間到了準時撤退!明白了嗎?”所有人齊聲回答:“明白!” 如果不知道這是旅游,旁人很可能會陷入時空錯亂的恍惚之中——這是一個從南昌奔赴井岡山的旅游團,在女導游的話里,“進攻”是個比喻,意思是參觀,“撤退”表示集合去下一個景點。 三十多人的團隊來自全國各地,其中有像24歲的湖南小伙徐超和他的八個同事結伴出行的,也有像60歲的方信中這樣的自費散客。6月下旬,正是前往革命圣地井岡山旅游的合適季節。 轉播到騰訊微博 廣西興安重現長征。6月11日晚,廣西興安縣近千名黨員手持火把“重走長征路、翻越老山界”。 (CFP/圖) 日益火爆的旅游場面預示著這個國家重要節日的臨近。 八十多年前,這個羅霄山脈中段的偏僻去處給了中國共產黨喘息壯大的絕佳地點。如今,受益于執政六十余年來的反哺,井岡山開始向外界貢獻更多的紅色資源。 從2000年開始,中央和地方政府陸續撥款興建了泰井高速公路、吉安飛機場和一條連接北京和井岡山的直達鐵路。建黨90周年慶典在即,一批批的游客組成的隊伍擁入山區,革命“搖籃”迎來了旅游人數的史上最高峰。 車輛駛入大山,一個做成飄揚紅旗狀的巨大雕塑映入乘客的眼簾,這是井岡山景區的入口,各種外地牌照的車輛已經排起長龍。 車上的音樂換成了《祝毛主席萬壽無疆》,導游引用作家魏巍的一句詩“不朝圣來不拜仙,我來朝拜井岡山”,號召大家懷著神圣的心情旅游,“一定要學習紅軍的精神,有組織有紀律,拿下一個個景點和山頭!” 聽起來這不像是一次旅游,更像一次真實刺激的軍事行動。 “請”一尊毛主席 柜臺后面,工作人員趁機熱情地向游客們推薦領袖的銅像,價格在300元到1680元不等,最終方信中在工作人員的說服下,買了一尊380元的主席銅像,編號是吉利的8869。 當眾人聚攏過來圍觀時,工作人員一一糾正了他們的說法:“不能說‘買’,而要說‘請’”。 徐超和他的同事來自湖南一家國營電廠,他們占了這個團三分一的人數。按照領導的指示,他們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要在井岡山體驗革命的激情,回去后每人要交一篇學習心得。徐超的職責是拿DV拍下大家接受教育的場景。 等待上山的人數遠遠超出了徐超的想像,成批成團的政府、企事業單位的旅行團都在往山上趕。就在徐超他們前往井岡山的前一天,一批超過1200人的香港工聯會代表,乘坐鐵道部特意安排的20節專列,浩浩蕩蕩地由香港抵達井岡山。 如今井岡山的火爆程度即使與國內最熱門的景點比也一點不遜色,像徐超他們這樣經費不足的小團隊,只好接受旅行社安排散客拼團。茨坪的賓館價格比去年猛漲了一倍,比廬山還高出200元。即使如此,井岡山飯店在內的800元以上的高端客房都已經被各地政府機關預訂一空。井岡山歷史博物館門口擠滿了揮舞紅旗和拍照留念的人群,旅游大巴必須即停即走,各大土特產超市時常出現斷貨。 車輛到達井岡山茨坪,參觀的第一站是井岡山斗爭全景畫館旁邊的商店。在一尊高大挺拔的毛澤東銅像前,人頭攢動。 導游給團里的每個人發了一個畫著槍桿的紅色貼紙,叮囑團員把它貼在胸口的位置。這個團隊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——“紅四軍”。這是朱德和毛澤東的隊伍會師后部隊的番號,正是靠這支隊伍,共產黨在井岡山的斗爭二十多年后奪取了政權。 游客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站成三列,脫下帽子,摘下墨鏡。伴隨著一陣深沉而悲傷的音樂,一位穿白襯衫的工作人員聲音鄭重里夾雜著深情地顫抖:“為表示對偉大的開國領袖毛主席的尊重和緬懷,讓我們深深地對他老人家三鞠躬……” 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時刻想著毛主席”,這句話出自另一個紅色圣地瑞金,傳說中毛澤東在那里挖了一口井,讓老百姓喝上了干凈的井水,如今被借用到這里,用金字寫在毛主席銅像后面的紅墻上,閃閃發光。 方信中摘下遮陽帽,露出锃亮的頭皮,表情莊嚴而肅穆。對他來說,這是久違的儀式。他說上一次集體給毛主席鞠躬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了。 60歲的方信中是這個團里年紀最大的游客,他自費從浙江嘉興乘火車來旅游。他的老家是共產黨一大召開的地方,就在這個月月初,單位還組織他們這群退休員工到南湖邊上參加紅歌合唱比賽。 三鞠躬完畢,團員們被帶到柜臺前,對著一臺20寸的電視機觀看一部宣傳影片,影片講述的是1993年12月20日韶山毛主席銅像揭幕時日月同輝的靈異景觀,場面引來了游客們的嘖嘖稱奇。 柜臺后面,工作人員趁機熱情地向游客們推薦領袖的銅像,價格在300元到1680元不等,最終方信中在工作人員的說服下,買了一尊380元的主席銅像,編號是吉利的8869。 當徐超等人聚攏過來圍觀時,工作人員一一糾正了他們的說法:“不能說‘買’,而要說‘請’?!?/p> 轉播到騰訊微博 2011年6月18日,江西井岡山,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的游客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,井岡山再度迎來新一輪紅色旅游的熱潮。 (CFP/圖) 紅軍Cosplay 游客們紛紛留言,有的宣誓要“發揚革命傳統,爭取更大勝利”,有的模仿起毛澤東的筆跡在紙上題下碩大的“為人民服務”,也有人抱怨60元的“票價太貴”。 徐超的曾祖父是一名紅軍戰士,病死于“文革”中,家人也在后來的歲月里遷回長沙。 時隔八十多年之后,徐超生活在互聯網上,他知道高鐵、日本地震、也門和芙蓉姐姐,卻只在電視中見過那個穿草鞋走過兩萬五千里的曾祖父的形象。相比紅歌,他更喜歡一路上耳機里的LadyGaga。如今井岡山的一切既讓他感到陌生,又充滿新奇。 在給毛澤東鞠完躬后,“紅四軍”迅速撤離,在導游紅旗的帶領下開始“進攻”井岡山斗爭全景畫館。這是一個反映井岡山斗爭的大裝置,據稱制作過程中拍攝了3萬多張照片,用掉5噸多油墨,由眾多藝術家歷時18個月完成。 表演過程燈光閃爍,炮聲轟隆,殺聲震天,令人亢奮。在門口的本子上,游客們紛紛留言,有的宣誓要“發揚革命傳統,爭取更大勝利”,有的模仿起毛澤東的筆跡在紙上題下碩大的“為人民服務”,也有人抱怨60元的“票價太貴”?!凹t四軍”的下一站是筆架山。在導游的勸說下,所有人都登上了150元的索道。 除了徐超和他的同事,車上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是來自浙江、福建、東北甚至新疆的散客。相比之下,散客們主動上山接受教育的熱情更值得稱道。 李毅是來自東北的一名法官,他帶著一家三口一起前來旅游。在二十分鐘的纜車上,他努力對著門票上的效果圖,尋找紅綠輝映的場景,盡管只看到無窮無盡的竹子和一重又一重的矮山包,但有機會親臨革命歷史現場還是讓他倍感親切。 |
上一條:中國旅游的發祥地在哪 | 下一條:紹興市出現了一道壯觀的空中瀑布 |